视频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》 视频中心
【虹影堂拍非遗,带您感受不一样的烟火】
虹影堂非遗申报片系列之一:
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【传统民俗类】:《鄱阳晏公庙庙会习俗》
《鄱阳晏公庙庙会习俗》是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管驿前村重要民俗文化活动,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
庙会的主要目的是奉祀江西水神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。
庙会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,当时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得到了晏公的帮助,化解了覆舟之困,随后封晏公为显应平浪侯,并在鄱阳县城西管驿前村建立了晏公庙。
晏公,名戌仔,是江西临江府甭江镇人,因疾恶如仇、平生疾恶如仇而闻名。
他曾在大元初以人才应选入官,后因病回家,在登舟时去世。
据传,他的灵魂经常出现在江河湖海中,帮助商贾和水上人员平安航行,因此被尊为水神,遂立庙祭祀。
明朝洪武初年,他被敕封为显应平浪侯,成为东南沿海和江河湖泊沿岸地区的重要水神,信仰极为盛行。
晏公庙会的主要形式包括道家法事打醮请“水神”祈福求安、渔具交易等渔俗活动。
庙会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三举行,活动时间为九月三十至十月初六,共七天。
晏公庙会的主要活动包括道家法事、祈福求安和渔具交易等渔俗活动。
庙会期间,信众会进行各种仪式,祈求风调雨顺、水路平安。庙会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众,活动期间热闹非凡。
晏公庙会不仅是地方民众祈福的重要活动,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庙会期间的各种仪式和活动,展示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传统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。
晏公庙会是江西省鄱阳县管驿前村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活动,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。
【本视频由江西省鄱阳县管驿前村晏公庙管委会提供,江西虹影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3年承制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