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申报片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》 非遗申报片
解缙(1369-1415年),吉水县城东门解家人,明洪武二十一年进士,官至翰林学士,大明才子。解缙不仅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,而且为人耿直、刚正不阿、不畏权贵,屡次上疏,针砭弊政。他主持编撰的《永乐大典》,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,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。解缙故事于2014年12月入选了国家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解缙故事在解缙生活的明代就广泛流传,出现了解缙故事专集《汇校正解学士诗选》。这些故事现实性较强,民间语言丰富,脍炙人口,寓教于乐,流传广泛。在表现方式上,一是大多数结构简单紧凑,但又生动有趣。如题诗,写对子就属此类。二是这类故事占的比重较大,情节设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,语言辛辣幽默,常常把恶势力、丑恶现象作为讽刺的对象,凸显出解缙滑稽而又犀利的个性。三是具有神话色彩。如称解缙为仙鹿下凡,而又及时回到天庭,就是一例,想象丰富,情节奇妙,强烈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良好愿望。
新中国成立后,有不少文人搜集整理的解缙故事,在《江西日报》《山海经》和《历代文人故事》等书报刊上发表,还有专著《解缙及其传说》《解学士传奇》《奇才解缙》《皇儿解缙》《解缙传奇》等编辑出版。近年来,吉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大普查与整理力度,广泛搜集到了许多流传在吉水乃至全国的解缙故事,其中有《白鹿下凡》《“个”字》《辩卷中举》《凉州词》《智取臭虫》《解缙作客》《解哑谜》《高梁为什么不抽穗》等100多篇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影视、互联网成为新的传承方式,动画片《少年解缙》、电视剧《大明奇才》、央视纪录片《大明才子解缙》等讲述解缙故事的,先后在央视少儿频道、影视频道连续播出,网络上的解缙故事更是琳琅满目、应接不暇,将解缙故事的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。
在一则则小故事中,我们感受到解缙的才华横溢和机智镇定,解缙故事流传至今,对世人而言,已经不仅是一位古人的传奇,更是人们的精神食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