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传片
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》 宣传片

一条大河,溯源而上

流溢着一脉的历史烟云

一座仙山,观照其间

造化着沧海桑田的人文锦绣

起于东汉、兴于宋元

盛于明清、享誉华夏

建昌药帮在守正创新、传承发展中走向焕然新生


撰   稿:徐   炜

导   演:李   虹

摄   影:刘   勇

灯   光:王宜清

摄影助理:余   震

制片主任:罗建国

灯光助理:周文、甘鹏



《守正创新——建昌帮》主要分为“灿若星河”、“好梦方兴”三大板块,对建昌药帮的起源、发展、特点与未来进行了细致的讲解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每个板块的具体内容吧。




南城县,古称建昌,位于江西省东部旴江流域,陆接闽粤,水通赣鄱,素有赣地名府、抚郡望县之美誉,泽披南城的旴江之水,哺育了典籍繁盛、名医代出的旴江医学。秀出东南的麻姑仙山,滋养了医药相济、商行的建昌药帮。东晋葛洪等历代医道大家,先后在麻姑山修行炼丹、行医治病,开建昌药帮之先,使南城日渐成为药材加工炮制及市场交易的繁盛之地。

宋代

南城县实施王安石“市易法”,专门设立“建昌军惠民药局”,推行《局方》中的丸散膏丹,市场规范及道德标准由此初步建立,建昌药材炮制之法亦由此声闻于外。

元代

建昌太守萨谦斋集采众长编撰《瑞竹堂经验方》,推动了旴江医学的繁荣,建昌药帮得以快速发展。

明代

南城成为历史益王蕃封之地,举王府之力大兴医药之学,设良医所、聘良医正、立药署,建昌药帮的发展为之一新。

清代

建昌药帮达到鼎盛,跻身全国13大药帮之列,南城因而成为全国至大的药材集散地,他们走闽赣、下两广,在冀、豫、鄂、云、贵、川、东北等地,皆留下了“南城客,建昌帮,人参鹿茸用船装”的繁华盛景。

五十年代,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编入《全国中药炮制经验集成》;

1996年,南城县《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》收录了两百个建昌帮特色饮片标本;

2008年,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“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。